50多年前,一位名叫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的美国人类学家经过长时段潜心研究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农民们的稻作农耕生活后发现,爪哇岛上的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劳作,农业却长期停留在一种难以进步的状态,农民岁入也难有增长。对此状态,他将美国另一位人类学家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 Weiser)在研究文化模式时提出的“内卷化”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用“农业内卷化”一词来描述爪哇岛稻作种植业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他的最终研究成果是那本人类学名著《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迁过程》。
历史学家杜赞奇在《文化、权力和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中,对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内卷化”做的进一步阐释说,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者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化”这一概念后来又被引入了现代经济学和产业竞争理论中,特指同行间为争夺有限资源和市场而引发的一种恶性竞争现象,在这种竞争中,企业往往采取价格战和“低价”策略,最终导致企业普遍利润的下降和劳动者“收益努力比”的不断下降。
50多年后,“内卷”成为中国几乎所有行业的现实困境。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卷入“内卷式”竞争、恶性低价竞争时,来自民间和经济学界的反思和批评也日益增多,并引起了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2024年,整治“内卷式”竞争也首次成为中央层面的重要议程。
过去一年,经济学界、产业界很多人士认为,“价格战”和普遍的低利润竞争已经非常严重,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了诸多烦恼。同时,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策略的电商平台也开始逐渐被审视和批评。2024年11月,随着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公开抨击直播带货和电商低价竞争,对“内卷式”竞争的批评达到高潮。越来越多的批评认为,“内卷式”竞争加速了“通缩”,阻碍了消费、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技术进步,“内卷式”竞争最终只能导致“无效增长”和“向下竞争”。
在消费社会中,部分消费者天然存在追求低价的冲动,足够低的价格可以对冲产品质量的低劣。但“向下竞争”往往是企业的主动选择,过去不断发生的企业间价格大战就是“内卷化”很好的诠释。随着移动互联、算法、AI等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虽然从平台经济发展中获得了便利和优惠,但平台企业更有能力整合产业链,降低成本,内控员工,卷入一次次不计成本的市场恶性竞争。
在数字社会编织的大网中,“算法”等技术的触角已经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2024年,我们已然看到和感受到技术正进一步改变和重塑我们的生活选择,这种改变和重塑伴随着无奈和无力。于是,人们开始在商业道德层面重新审视这些平台企业,“科技向善”“算法向善”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社会共识,这种共识希望倒逼企业加强自我约束,遵守商业道德底线。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也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过去一年,企业层面的反思和策略调整也已悄然发生。2024年6月底,淘天集团明确下半年弱化绝对低价策略,重归GMV(成交额)的流量分配逻辑;7月份,抖音也开始弱化低价策略,将重点放在成交额增长上;2024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将宣传口号“真便宜”调整为“又便宜又好”。
过去一年,我们也注意到,在内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仍然涌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企业和企业家。在界面新闻年终的一项评选中,我们看到,仍然有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在抗击内卷式竞争,并进而维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比如注重提供优质服务、重视员工福利的“胖东来”、推动中国游戏产业向高端市场转型的冯骥(《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集中精力解决一个具体用户需求的雷军……
这些变化和惊喜足以让我们期望,在2025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转头“向上竞争”。
在企业被置于舆论批评和审视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内卷化”的推波助澜也难以置身事外。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非市场行为导致各自为政、产业同化、投资效率低下和恶性竞争等局面。年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明确,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除了规范企业行为,也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2025年,我们也期望,行政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推动,政绩考核体系得以完善;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地方产业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决策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上,由于“消费降级”而产生的低价消费趋势更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源于收入下降造成的低价消费值得警惕。因为这意味着消费者为了更低的价格,宁愿放弃产品质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向东称这种低价消费为“绝对的低价”,他认为,“绝对低价”是“坏的低价”,它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击穿了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更可怕的是,随着“绝对低价”的扩大化,会加剧“低价-低质”“低价-收入下降”的负向循环。避免这种负向循环的出现,刘向东认为,需要宏观政策的介入,“提高收入,是硬逻辑。”
2024年,经济学家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政策层面的呼应,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部署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随着政策效果的不断释放,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升,经济回升明显。可以预期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中央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居民收入上会持续发力,也一定会产生更为积极、持续的效果。
岁月轮转,又站在年终岁尾。新年的阳光即将照耀大地,寒冬终将过去。我们坚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之下,我们终将走出“内卷”困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