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经过去,惨烈的俄乌冲突很快就将打满整整三年。美国为首的西方对这场惨烈的冲突反应强烈,并出大力干预,从而给更大范围的全球秩序造成重大和持久震荡。俄罗斯与美国在国际秩序观上存在根本分歧,美国将既有国际秩序视为维护其单极霸权的重要方式;俄罗斯则推崇多极化世界,这使它能够在它界定的紧要利益方面获得更大的行动空间。
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格局的“东升西降”趋势加速演化,所谓自由国际秩序反复遭受挫折,因而给俄罗斯的行为提供它自认有利的时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加剧大国战略竞争,力求阻滞中俄更加接近,全球南方国家则成为大国竞相争取的重要对象。
俄乌冲突虽然引发跨大西洋联盟体系内的新分歧,但总的来说其团结程度是增强了的,安全合作和军事协同显著进展;北约实现最新一轮扩员,传统中立国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与此同时,美国及其核心盟国强化其东亚太平洋同盟体系、印太联盟和多面战略伙伴,为之增添新的军事、技术和经济等重要内涵。
原本就羸弱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俄乌冲突的直接间接影响下遭到重大冲击,联合国安理会为首要支柱的既有国际制度在安全等领域遭遇巨大挑战。在可明确预见的未来,俄军虽然有战场优势,但冲突仍将持续,因而俄乌冲突将进一步使得全球秩序震荡。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两极化的趋势加固。俄罗斯和欧洲的实力以及影响力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国家间经济合作因政治关系变动而削弱或增强;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断裂和重组加速,关键领域的经济集团化愈益显著。大国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在增加,为此大国将继续推行积极备战政策。
以色列在中东发起的战争已显著扩大。2023年12月以来,以也门为基地的胡塞武装与美英海空军频频冲突。2024年4月中旬伊朗和以色列直接爆发武装冲突。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在7月和8月间大规模冲突;9月中下旬以色列对真主党的战争行动更是惊心动魄,伊朗随即对以发射大量导弹;12月上旬,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因忙于各自战事的俄伊两国无力支援而急速垮台,随即以色列空军轰炸叙全境武器储存等军事目标,地面部队进入和越过以叙边境非军事区。
近期中东局势的起伏波动难以预料:以色列将如何进行空袭和地面作战?哈马斯手中的其余人质的命运将如何?加沙战事和人道主义灾难将延续多久? 美英在红海及也门与胡塞的冲突是否会加剧?伊朗的介入和伊以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升级?伊朗的核设施和石油设施是否会遭打击?以色列与真主党的停火能否持续?以军对叙利亚的选择性打击会达到什么程度?
以色列的中东战争与俄乌冲突相比,直接影响主要是区域性而非全球性的,但它间接加剧了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的捉襟见肘困境,并使全球安全秩序更加混乱和脆弱。
朝鲜半岛是东亚西太平洋局势最紧张的地区。多年来,美韩军事同盟频频举行大规模军演,美韩日安全合作步步扩展和深化,朝鲜在一直加速核导发展。最近一段时间,朝鲜不断宣告韩国为“敌对国家”,而非与朝鲜“共同属于有待统一的同一个民族”,同时就此采取相应的行动。
当今世界,国家安全愈益堪忧,国际经济趋于分隔,国内社会广泛分化,因而在不少国家催生政治变更和强人政府。在美国,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此乃占微弱多数的那部分美国人民的选择。美欧跨大西洋关系以及美墨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的其他基本对外政策与拜登政府相比大致将有过之而无不及。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势将大大削弱世人对美国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会给世界增加更多动荡不安的因素。
由此,中西欧主要国家尽管有比先前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分歧,但仍将坚定地加强自身军力建设。其中英法德三国已有很先进的军备,其军力进一步发展的潜能不可低估,其带来的潜在冲击的影响,将不仅限于欧洲大西洋的地缘战略格局。在大概率将屈从于特朗普的压力后,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和美国驻日驻韩部队会继续存在。然而,日韩内心的怨愤和对美不信任必然有力推进日韩自我武装,甚至是核武装的倾向。
2019年以来美国不断创新和升级的对华高技术遏制已大致达到峰值,今后将转为渐进缓升的形态。反之,2017年之后美国在战略军事和战略武备方面主要的渐进缓升姿态可能变为急剧创新和升级。
有一类相当普遍的观点,就是特朗普疏离某些盟国会给中国提供机会,而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将为中国在发展中世界扩展影响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这种观点值得怀疑。
就中国应有和可有的对美大战略而言,最重要的是强调实现中国的伟大抱负,这有两项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长久维持中国经济的基本稳定,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国内团结;二是除非是为了捍卫经过严格界定的中国真正的核心利益,应坚决避免与美国及其核心盟国发生大规模或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在对美国及其核心盟国的具体政策方针上,需要明确的是,坚决和适当的反制必不可少,但主要依靠反制难免减损战略战术的灵活和主动。因此,中国应更多地通过自己选择的时间、地域、方位、领域和方式主动采取行动,这种创造式的行动比反应式的行动更重要。而在缓和关系、控制风险方面,开拓式的行动也应比呼应式的行动更多也更重要。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发表评论